主頁 > 出版 > 聖樂欣賞 > 認識我們的音樂人 > 李振邦
中文聖樂與李振邦神父 撰文:羅展凰(二零零九年) 二零零八年底,天主教香港教區聖樂委員會假主教座堂舉行了劉榮耀神父百週年冥辰紀念聖樂會,紀念天主教香港教區首位本地華人神父作曲家;然而,要數中文聖樂發展的倡導者,除了劉榮耀神父(1908-1986),台北教區的李振邦神父(1923-1984)亦不可不提。
李振邦神父,洗名若瑟,河北省沙河縣人。李神父自幼矢志修道,年青時期他曾於河北正定柏堂小修院和北京柵欄總修院接受教育,攻讀神哲學。一九四九年國家解放後,李神父奉順德教區葛樂才主教(Inácio Krause, 1896-1984)之命,赴意大利熱乃亞佈理學院深造;兩年後,他在羅馬晋鐸,進入當地聖多瑪斯大學(P.U. of St. Thomas Aquinas, Rome, Italy)修讀哲學。
由於李神父對音樂有著無比的興趣,一九五三年,他在聖多瑪斯攻讀哲學期間,同時於宗座聖樂院兼讀宗教音樂。
以當時的環境而言,司鐸能獲委派前往宗座接受正規的聖樂或音樂訓練,是十分困難的事。無論在台灣、國內以至港澳教區,當時的禮儀一般以拉丁文為主,額我略歌曲是主流音樂;故此,受制於教會禮儀音樂的嚴格限制,在中華教會內的敬禮中的音樂,仍以沿襲下來的拉丁文歌曲為主,而教會亦不會特別著重裁培中華教會神職班內的聖樂人才。
即使神父或修生們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一般修院缺乏與音樂相關的培訓課程,充其量只能依靠自修或私下尋師學習音樂。直至梵蒂岡舉行第二次大公會議(1963-1965年)之後,提出教會禮儀本地化,本地聖樂創作得以興起,培訓聖樂專才問題亦得以正視。不過,當時的禮儀音樂運用了拉丁文歌曲太久,且中華教會的本地音樂人才屈指可數,推行聖樂革新的路途亦非平坦。
至今,曽正式在宗座音樂學院研修聖樂的華人司鐸,除了李振邦神父(1953年),還有馬來西亞的馬海星神父(1952年)、台北的劉志明蒙席(1971年)、高雄的潘瓊輝神父(1977年)、香港的蔡詩亞神父(1985年)和北京的賈文亮神父(2003年)。聖樂發展之路從未間斷。李神父早於梵二之前於宗座研讀宗教音樂,是早期接受正統聖樂訓練的華人司鐸之一。
當年,李神父不負所望,他於一九五五年獲取宗教音樂碩士學位,翌年再獲聖樂師(Maestro)的資格。一九五九年,在李神父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後,他再赴米蘭盎博音樂學院專修作曲,一九六五年獲得作曲碩士學位銜。自此,他便投放所有精神和時間於聖樂之上。
一九六八年,就在梵二大公會議召開後三年,李神父獲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首任團長郭若石總主教之邀赴台,著力發展教會聖樂。他出任主教團秘書處禮儀委員會聖樂組主任,籌組禮儀音樂改革事宜;同時,他亦應聘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等院校教授音樂,開始埋首聖樂創作。
他的作品主要是中文禮儀聖樂。其中一本重要著作「新禮彌撒合唱曲集」(1971年初版),李神父在著作開首提出了「幾點說明」,詳細向司琴、指揮者和歌詠團成員,解說禮儀用曲的內容釋義、歌詞處理、詠唱及伴奏方式。
另外,他亦編訂《簡易彌撒曲(中文)》、《彌撒曲集》、《拉丁文彌撒曲集》等不同的歌集,供教友詠唱。為鼓勵司鐸於彌撒當中參與詠唱,他把司鐸詠唱歌曲如大慶節頌謝詞及四式感恩經的歌唱曲調,收編入「共祭彌撒禮規」,使司鐸共祭時詠唱得更為方便。
寫作中文禮儀聖樂時,李神父特別著重兩點:一,歌曲須具有本土的文化特色。其次,歌詞與樂曲旋律須和諧配合,不能因發聲不對,而令歌詞使人誤解,懂錯語意。是故,他撰寫了《中國語文的音樂處理》,講解中文「節奏」與聲樂作曲等等的問題。他的音樂作品如「天主經」、「福音前歡呼」、「諸聖禱文」等,依然廣泛於全球的中文禮儀慶典中詠唱。
李振邦神父在台灣堪稱研究宗教音樂之權威,除了因為他是推動中文聖樂發展的先驅者,亦是出名的宗教音樂收藏家。早於李神父在米蘭修讀作曲期間,他開始收集大量的額我略音樂、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等作曲家的彌撒曲;同時,他收藏慶典古曲、神劇和聖樂等數千盒錄音帶,數百冊宗教音樂歌譜和參考書。任何宗教音樂素材落入他的手中,都成了寶物。
一九七九年,李神父寫下人生另一部重要著作《宗教音樂》(後被修訂為「教會音樂」),詳細介紹教會音樂和與聖樂相關的重要文獻。在書本出版初期需求甚殷,致它曾絕版多時。此書無疑已成為當今研究教會音樂的權威書籍。
李神父將畢身貢獻於中文聖樂和宗教音樂之上,惜同時賠上了健康。一九八三年,受直屬羅馬宗座教育部之天主教大學-台北輔仁大學時任校長羅光總主教的羅致,李神父執掌新創立的音樂系。翌年,他利用暑假訪友的時間,回到羅馬、 米蘭接洽師資、採購教材,馬不停蹄地工作。他於九月十三日返台後,即回校處理校務,終因心肌梗塞,病逝於寓所的辦公桌上,終年僅六十一歲。
李振邦神父生平簡表:
1923年 生於虔誠天主教家庭 1935年 入河北正定柏棠小修院受教育 1944年 赴北平柵欄總修院研讀哲學和神學 1949年 赴意大利熱乃亞佈理學院深造 1951年 於羅馬晋鐸,並於羅馬聖多瑪斯大學攻讀哲學 1953年 於羅馬宗座聖樂學院攻讀宗教音樂 1955年 獲宗教音樂碩士銜 1956年 獲聖樂師銜 1959年 獲哲學博士銜 1965年 獲作曲碩士學位銜 1968年 返台出任主教團祕書處禮儀委員會音樂組主任
擔任中華學術院天主教學術研究所音樂組主任 1983年 創立台北輔仁大學音樂系,並受聘為音樂系主任 1984年 病逝於台北
李振邦神父著作及作品年表:
1. 新禮彌撒合唱曲集 1971年7月 2. 新禮彌撒用曲簡譜 1971年7月 3. 威爾新傳 1972年2月 4. 簡易彌撒曲 (中文) 1974年3月 5. 彌撒曲集 1975年4月 6. 拉丁文彌撒曲讀音釋義 1977年9月 7. 中國語文的音樂處理 1978年10月 8. 宗教音樂 1979年12月 9. 新禮彌撒用曲簡譜 (修訂擴充版) 1980年6月 10. 葛麗果聖歌-中古教堂調式有聲譜 (李振邦編著) 1982年11月 資料來源:
李振邦神父(文建會) 撰文:蔡慈玫 台灣大百科全書
李振邦神父行狀 台北總主教公署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十九日
李振邦神父 顏廷階編撰 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四日出版 p.395-396- 本文另刊登於零九年八月二十三日之公教報
- 紀念李振邦神父逝世二十五週年特輯
- 欣賞李振邦作品(本文更新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二日)